傳輸帶覆蓋膠耐磨性能試驗的可變性
一種典型的DIN磨損測試儀使用一個以固定速率移動的旋轉鋼鼓,鋼鼓上面配有具備某種研磨力的金剛砂紙。測試儀的試驗頭含有相關樣品,在受控距離以固定速度和持續力量橫穿鋼鼓橫向運行。使用比重將樣品的質量損失轉換為體積損失,然后與參考覆蓋膠對比,以確定覆蓋膠耐磨性能的相對傾向。
該試驗已經成為橡膠工業的一種通用工具,原因在于:操作簡便;即使是技術知識略差的人員也容易理解結果;成本低;提供一個數字,人們能夠基于其明顯的耐磨性能對覆蓋膠分類。機靈的商人使用這些數據,期望對比競爭對手的產品展示其公司產品的*性,或者,假設具有“*”耐磨數值的產品將具有長的使用壽命和高的終價值時,計劃購買新產品的客戶發現能夠方便篩選,因此也使用這些數據。
雖然努力創建該試驗的目的是向我們提供一種標準化方式評估和比較橡膠覆蓋膠的耐磨性能,但是,這種試驗并不。2006年11月11日制定的DIN ISO 4649:2006-11標準告知操作人員:“這些試驗方法適合于比較試驗、質量控制以及研發工作;但是,可以推斷磨損試驗結果和服務性能之間沒有密切關系。”在該標準的“精密度和偏差”部分,繼續參考了可以預期的潛在重復性和再現性。比較15個不同實驗室之間的可變性顯示,一個實驗室內部的試驗結果變化可以高達14.5%,但是不同位置之間的變化可以高達27.6%。
下列工作將聚焦和討論能夠影響磨損試驗中觀察到的變化水平的一些因素,并引用了作者在過去兩年調查各種試驗和制造問題時目擊試驗的具體示例。了解這些因素之后,操作人員將能夠采取*做法,從而降低實驗室試驗結果的可變性作用。